当前位置: 首页 > 快讯 > 正文

2023春节档电影,满盘皆输!_焦点热闻

2023-01-30 02:47:02问智星

今年的春节档电影,太热闹了!


(资料图片)

各种意义上的,场内场外争议不断。

7部电影,有观众在反复回味,有观众在骂骂咧咧,有观众在投诉维权;

同时,有片方发声澄清“偷票房”,有片方发声渴求评分公平,有片方发声明紧急撤档…

不得不感叹下,国产电影变得越来越不纯粹了。

一起来看看吧。

1

《满江鸿》——深陷“偷票房”丑闻

“偷票房”,准确来说叫“挪票房”,指的是把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通过各种方式算到另一部电影当中。

《满江红》是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,截止发稿前票房已破25亿。

并且它是在上映的第二天从票房第二一路逆袭,超越大IP之作《流浪地球2》成为票房第一。

豆瓣评分高达7.8分,30万人参评,微博上众多大V也纷纷发表五星影评。

网友称不愧是国师+百亿票房演员组合,出手即是质量+票房的双重保证。

热搜高居不下,好评不断。

但随着热搜越来越多,不同的声音也越来越大。

首先,有网友爆料,称自己买了地球2的电影票,到影院时却被告知设备故障无法播放,他无奈购买另一家更偏远影院的电影票。但离谱的是10分钟后,该影厅却正常播放影片,只是播放的电影不是《流浪地球2》,而是《满江红》。

网友爆料动态

10分钟后该影厅排片改成了《满江红》

无独有偶,《无名》《交换人生》,甚至儿童电影《熊出没》的观众都反映了这个问题:“其他电影取票时设备出错率极高,且出错后更换的电影只有《满江红》能看。”

并且订单上买的是电影A,打印出来的票显示的却是电影B:

《交换人生》票面打印出来变成《满江红》

除了“偷票房”,甚至还陷入了“刷票房”的嫌疑:同一个影厅,半小时就有一场《满江红》,还满座,甚至发现已经倒闭的电影院都开始卖票了,还是满座……

同一个影厅半小时就有一场《满江红》

停业的影院突然卖满江红的票,还满座

还有知乎网友分析了《满江红》票房不正常的增长规律:

也就是说,众多网友开始怀疑《满江红》的票房是“偷”来的,将原本属于其他电影的票房“挪到”了自己那边。

紧接着,影评这边也出现了反转:

有网友表示这电影并没有那么好看,经不起仔细推敲,结果惨遭删除:

随后剧情又被吐槽挪用了10年前的老剧《龙门镖局》的创意,而这个原梗是用于讽刺商业大片套路的,结果10年后被用在商业大片上。

以及最受质疑的,还是排片问题:为什么黄金档时间几乎都安排给了《满江红》?

一般黄金观影时间是下午13:00-21:00点,这段时间人流量大,所以被称为黄金场,黄金场的排片越多,一般票房就越高。

面对越演越烈的负面事件发酵,各方今天也给予了官方答复。

首先是影院的澄清,对于设备故障和排片问题做出了回答:

1、排片看的是前一天的票房和上座率,根据这些因素来调整第二天的排片;

2、影院设备故障属于非常正常的事件,并不是为了“偷票房”;

但观众对这样的回应显然不满意,认为这是影院承认换电影,且态度就是:我们换完了,你想看就看,不想看拉倒。

也有网友继续质疑影院:“根据票房和上座率安排第二天的排片,那为什么《流浪地球2》首日票房明明超过《满江红》为什么第二天排片还减少了?是不是不合理?”

随后片方也发表声明澄清:“偷票房”“抄袭”“资本操控”不实,属于造谣,目前在收集证据,将对造谣者起诉。

但是目前来看,片方的声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,且短时间内越来来越多的热搜下堆满了网友的质疑。

而至截稿前,《满江红》又陷入了剧情是否“辱女”和历史虚无化、“恶性竞争”和“绑架式观影”的质疑声中……

2

《流浪地球2》——开撕满江红

2019年,《流浪地球1》打开了国产科幻电影的大门,以46.86亿元的票房打破当年多项电影纪录。

有成功的前作在,今年《流浪地球2》在上映前就夺得预售冠军,成为春节档观众最受期待的一部电影,众多平台也纷纷预测它大概率就是2023年春节档的冠军。

《流浪地球2》也不负众望,在上映的第一天就以4.7亿的票房强势夺冠,且拥有不俗的口碑,众多影迷发布的影评关键词为:感动、震撼、大格局、冲击力、国际水准。

在豆瓣也开出了此次春节档最高评分,51万人打出了8.2的高分,截至目前票房已破21亿。

然而票房冠军仅仅维持了第一天。

上映第二天,有影迷发现首日票房冠军《流浪地球2》在影院的排片率竟然低于《满江红》!

《满江红》的排片占比28.1%,而《流浪地球2》仅27.4%,前者的黄金场次上升到了32.2%,而后者的黄金场次仅上升了0.6%。

此后《满江红》票房开始逆袭,并在第二天赶超《流浪地球2》票房,成为票房冠军。

有人质疑,为何在票房可观的情况下影院第二天却降低了排片率?为何取票时频繁遇到设备故障让观众改看《满江红》?

而根据影院“我们是按照前一天的票房和上座率调整第二天的排片”回答,影迷更是表示疑惑:“那为什么只看上座率不看票房调整排片呢?”

其次,有网文反馈,某些影城的IMAX厅和杜比厅黄金时段都给了2D电影《满江红》,3D的《流浪地球2》却只分到了普通厅?这是什么待遇?

网友认为《流浪地球2》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,尤其对方主演之一还是在去年沸沸扬扬“考编”事件中还能全身而退的流量小生,一时之间“资本操控”的声音越来越响,两方开撕。

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两方谁也不让着谁。

这两部都是今年春节档头部电影,冠亚军打架,众人围观。

3

《无名》——深陷“恶意评分”旋涡

一部电影的成功,除了票房,口碑也是十分重要的。

要么票房高,比如商业片爆米花片,票房高则代表电影成功。

要么口碑好,比如文艺片,小众,部分人特别喜欢,一般“叫好不卖座”。

电影《无名》的导演程耳,是业内公认的极具艺术性风格的好口碑导演,据说他的大学毕业作品,31分钟的短篇《犯罪分子》时隔24年仍被称为“北影最牛的毕业作品”,无人可超越”。

“贵精不贵多”“强调、气质、艺术”是他的电影风格,所以这次,电影《无名》上映前被很多影评人预测:票房不高,但口碑一定极佳。

然而,《无名》第一天上映后,却成为今年春节档争议最大的一部电影,甚至牵扯到了口碑平台的公正性问题!

首先,参评人数与实际观影人数严重不符。在上映的第一天,评分人数达到了10万多人,而当日的票房冠亚军加起来评分人数都不足10万。

而到了第4天,票房不足头部电影1/4的情况下,《无名》打分人数却高达40万人!

要知道40万人评分的电影,对应的票房至少是20亿起步,而《无名》截至目前票房不足5亿。

其次,电影一星评分过多,评分公正性被严重质疑。在上映的第一天,电影刚开播10分钟就不断涌入了大量一星黑评,主要集中在攻击主演长相、唾骂流量演技、谩骂侮辱导演、抨击题材上。

而仔细看内容,发现很多评分人却“跑错了现场”。

有一条短评写道:这个影片辱我们空军了。

尴尬的是这部电影并不是讲空军的,而这条短评却依旧得到了100多人的点赞。

他们不仅将主角身份记错,故事情节搞错,甚至“改写”人物结局,周迅饰演的陈小姐什么时候死了,怎么看过电影的人一个都不记得?

也有的一星短评的id显示在美国、澳大利亚,而事实上该电影并未在海外上映。

这些差评,基本不点评剧情,人设,背景等具体的问题,只是一味地用难听的话攻击演员、导演。

总之就是牛头不对马嘴,让人怀疑根本没看过电影。

而这些误导性极强的评论给其他未观影人造成了极大的干扰,很多网友表示本来想去看,结果被影评劝退。

因此,豆瓣也设置了参考提醒:

官微也紧急发声,希望评分平台给予甄别,杜绝恶意泼脏水。

然而,第二天《无名》开分,仅仅6.8分,远远低于同档期其他电影,甚至不及程耳导演过往的作品。

这些的黑评无一例外冲着主角王一博过去的,作为流量,他的转型之作似乎是触碰到了别人的“蛋糕”,所以才被疯狂打压。

一些路人观影,对影片给予好评也遭受到了“黑粉”的谩骂:

不过在黑评的另一边,一些影评人却对这部电影给予了高度好评:它不是【春节档】,而是电影。

更有影评人赞叹:在对观众无限谄媚的市场里,仍有这样一个导演,一部电影,去无限接近理想中,一部好的电影应有的样子。

连许多业内人士也对它赞许有加:

早已封神的谍战片《风声》导演高群书也转发了数条夸赞《无名》的影评:

而不少观众也表示观影后劲太大,回去后不断地寻找相关影评,诸如电影的镜头美学、历史故事、人物结局、细思极恐的细节,以及数不清的各类隐喻等,深挖细掘来真正读懂这部电影。

而相关热梗也频繁上热搜,“无名体”“我不是一个软弱的人”被用来形容打工人节后上班的心情:

以及初一过后,片中唯一拥有全名的柴犬“罗斯福”也在抖音上被玩坏。

所以神奇的现象就出现了:《无名》评分低、票房不高,但是高热度、高讨论量、高传播性。

也因此,这部电影成为春节档口碑分化最严重的一部电影。

针对豆瓣6.8的评分,不少网友直呼再也不相信豆瓣的评分,并且质疑其公正性:电影不用看就可以写影评吗?其他电影也这样?什么时候可以出一个根据票根才能评分的功能?

目前这部电影的最终口碑尚不明朗,但除去一星和五星,三四分的也很多,可以看出一如既往的很程耳风:喜欢的人非常喜欢,不喜欢的人非常不喜欢。

4

《中国乒乓》——改档上映撤档一气呵成

春节档最惨烈、最没有存在感的电影,非《中国乒乓》莫属。

在节前,《中国乒乓》宣传地热热闹闹,主演邓超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,准备一展宏图。

结果没想到努力了许久,在上映前却因部分台词原因退回重审。1月16日,《中国乒乓》官微紧急宣布改档:由原来的大年初一改到大年初三上映。

结果就是这么一改,错过初一黄金时间,等到他初三上映时,网友们的目光已经全部被其他电影夺走……

而上映的第一天票房就惨败,仅收获2925.2万票房,排片率和上座率均一败涂地,第二天更少,颓势渐显。

为了挽回成本,1月25日晚,官微发布通告宣布退出春节档,并预告将于2月17日“绝地反击”。

并承认宣传发行团队在“在决策、筹备、推进工作中存在重大失误和严重不足,致使影片在春节档陷入特别被动的局面。”

该电影由邓超亲自执导并主演,撤档后网友们纷纷同情邓超,觉得他在直播中一个晚上的时间似乎都变老了…

且无法避免被提问到尖锐问题:怎么看待《中国乒乓》在影院排片量少的问题?

直播中能看出邓超本想避而不谈,但最后还是躲不过,无奈表示:影院按照经济效益排片也是合情合理的,能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品,是他最高兴的事情。

史上最惨春节档,非他莫属……

5

《深海》《交换人生》《熊出没》——平淡且稳定

与以上4部热热闹闹有着鲜明对比的,就是接下来的这3部了。(篇幅有限,统一讲)

比如原本有“2023年黑马电影”之说的国产动画电影——《深海》。

《深海》是田晓鹏导演7年磨一剑的匠心巨作,前作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》作为国产动画之光,2015年上映,最终票房9.4亿,豆瓣8.3的高分。

所以在上映前,网友对这部电影寄予厚望,预测甚至有可能成为黑马杀出重围。

然而上映后,票房平平,口碑平平,热度也平平。

截至目前票房已达3.4亿,豆瓣评分7.4分。

只是在其他几部的光环掩盖下,这部电影着实有点“黯然失色”,以及之前网友对导演的期待太高,此时积攒的失望自然也就高了。

连导演自己都在直播间反思自己,认为是自己制作时陷入了执念,导致电影投资太大了,没有考虑观众感受,也没有为投资人负责,下一次要做商业大片为投资人负责。

而《交换人生》作为今年春节档唯一的一部喜剧电影,大部分人都认为会她有可能成为春节档最大的赢家。

结果没想到,不仅票房不佳,口碑也没守住。

截至目前,《交换人生》票房2.8亿,豆瓣评分5.7分。

网友评论:剧情老套,强行煽情,烂片!

制片人无奈发文表示:接受所有批评和建议,但她绝对不是一部烂片。

比起以上成年人复杂的电影,儿童电影则纯粹多了。

《熊出没》在这个厮杀异常激烈的春节档里,舒舒服服躺赢,一如往年一样。

几乎0宣传坐到了春节档票房前三的位置,截止目前票房7亿。

不过国内动画电影少之又少,家长带孩子观影的话几乎没有第二个选择,票房好也是在网友的预料之中。

其实春节档电影一路看下来,除了《熊出没》以外没有任何赢家。而《熊出没》也仅仅是因为没有竞争对手,谈不上赢家。

《满江红》越来越多的负面传闻,最后大概率是赢得票房,输掉口碑;

《流浪地球2》在复工前夕赶上一波票房大涨,和《满江红》的冠军之争目前还无法太早下定论,输了票房但赢了口碑,不过似乎也陷入了奇怪的粉圈大战中……

《无名》票房目前在稳定增长中,但是负评依旧太多,一开始陷入粉黑大战让它错失了最佳安利期;

《中国乒乓》则输得太彻底了……

《深海》制作成本太高,目前票房才3.4亿,而电影需要12亿才回本,但是后面翻盘也越来越难。

《交换人生》又输口碑又输票房,有点惨烈。

纵观春节档的闹剧,先撇开电影的艺术性不说,感慨一下电影似乎变得越来越不纯粹了,它更像一个工具,用来捧一些人,也用来伤害一些人。

艺术本该百花齐放,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却添加了许许多多门槛、潜规则。

判断一部影片好坏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从内容本身转移到了阵容、票房、导演、评分上。 而票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,决定性因素绝大部分掌握在影院手上。 观众的观影也依旧停留在随大流上,影院排什么看什么,而影院排片遵从经济因素,而不是艺术因素。 所以到底一部电影怎么才算好,怎么样才算成功,是个迷。

关键词: 一部电影 设备故障 什么时候